【师德培育】苏霍姆林斯基:用一生灌溉儿童的心

发布者:教师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1-12-08浏览次数:14

如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么就要走进孩子的心中,尊重、认识、理解、欣赏孩子,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给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苏霍姆林斯基1918928日诞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启蒙老师充满爱心,教学有方,给他的童年带来了很多的欢乐,从儿时起,他便对教师职业充满憧憬。

1933年他从工农速成中学毕业,后进入克列明楚格师范学院师资培训班学习,完成学业后返回家乡,年仅17岁即担任农村小学教师尽管教育工作繁忙,苏霍姆林斯基仍抽空学习深造。

经过不懈努力,他通过了波尔塔瓦师范学院乌克兰语言文学系的函授班学习,取得了中学教师资格。他曾深情回忆在波尔塔瓦的生活:“我真走运,能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学习两年……该校的那种创造性思想、好学精神、求知渴望的氛围笼罩着我们这批20来岁的青年小伙子和姑娘们。”

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苏霍姆林斯基应征入伍,次年,在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伤愈出院的苏霍姆林斯基受命担任吾瓦镇中学的校长兼任俄语教师。

1944年,他被调回家多乡任教育局局长,同时在中学兼课。1948年,苏霍姆林斯基辞去局长职务,出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达23年,直至1970年病逝。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活动伴随着苏联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教育改革。

在苏联教育改革中,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长期处于矛盾状态,时而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时而加强生产劳动的教学,时而又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

针对于此,苏霍姆林斯基绝不盲从,基于前期积累的中小学教育经验,在帕夫雷什中学坚持教育实验研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苏联人称他是“实事求是、敢于逆潮流而进”的人。

正是因为坚定的教育信念、对孩子满腔的爱以及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使他成为了一名卓越的具有创造性的教育实践家、理论家。到20世纪60年代,他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已经从乌克兰的所普通农村中学变成享誉苏联国内外的实验学校。这一时期也是苏霍姆林斯基创作的高峰时期。

他一生共完成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在他的文章中,既有大量生动活泼的事例,又有精炼成熟的理论概括。他的书被人们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苏联教育界将他的教育研究赞誉为“不仅旨在解决今天学校面临的课题,同时也旨在发展明天的教育学。”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具有普适性、先进性、丰富性、全面性和深刻性,是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的。他懂得儿童的心,能用自己的满腔热忱灌浇儿童的心灵,他的事迹,只要是教师,看了无不为之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毕生都在教学实践和领导岗位上辛勤工作,立足自身教育经验,不断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教育思想,赋予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思想以丰富内涵,建立以“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相协调统一的发展理论,还建立了卓有成效的教育管理思想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1.获取知识——这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2.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3.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

 

4.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

 

5.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只有当你给你的朋友以某种帮助时,你的精神才能变得丰富起来。

 

 更多阅读请见苏霍姆林斯基著作


(文字:李 惠   审核:鲍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