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拓展】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发布者:教师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2-10-27浏览次数:210

   心理学家发现,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思维的差别,思维模式不同,其人生的各个层面和结果也不同。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德韦克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区分出人类普遍存在两种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近几年,“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的说法时常出现在各种刊物和推文上。之所以进行这种呼吁,不仅仅是因为成长型思维听上去更“励志”,而且是因为大量的研究证明,成长型思维对个人的学习动机、成就、生活方式等有显著而积极的影响。

一、什么是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是一种“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指的是人们对于智力或能力的可塑性、可改变性的根本信念(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思维方式不是一个意思)。思维模式共分为两类,它们分别属于同个概念连续体的两端。一端是成长型思维,即相信智力和能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发生改变的信念;另一端与之相对的是固定型思维,即认为智力和能力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信念。这些信念虽然深藏于我们内心、很少被明确化,但却能像科学理论一样发挥作用,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判断和事件解释构建了基本的框架。


二、思维模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固定型思维者的目标通常是不断地获得正面评价,避免负面评价,以此来保护他们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的信心。这导致他们偏向于逃避挑战和新事物,因为他们害怕接受挑战后会失败,从而使自己显得很“愚笨”。他们也很容易因为失败和挫折,就轻易得出“我根本就不擅长这件事”“努力是徒劳的”等结论,并因此轻易放弃。相反,成长型思维者的目标则是通过学习的整个过程来掌握更多的事物、提升能力,而没那么在意是否能得到正面评价。这使得他们常常乐于接受挑战,积极探索新事物,将挫折、失败都视为有助于学习和成长的经验,并在遇到问题时多次尝试,努力并坚持。

   长此以往,两者的发展轨迹便会大不相同。研究发现,成长型思维的儿童学习效能、动机、乐趣要比固定型思维的儿童更高。他们更愿意去尝试完成困难的任务,更容易取得进步,在遇到幼升小、小升初等学业过渡期时,他们会适应得更好,压力更小。而且,成长型思维也促使儿童发展出更强的韧性和毅力。


三、怎样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家长是最主要的信息输入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建构思维模式的重要依据。

1.用积极的信念,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

   一般情况下,家长的思维模式不会直接传递给孩子,因为家长的思维模式通常对孩子来说是内隐于心的。然而,研究也指出,在面临较重大学业决策时(比如升学、分科),家长的思维模式往往会较为明确地彰显出来,被孩子感知,并进而影响孩子自身的思维模式。当孩子感知到家长的成长型思维时,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表现都会提高,并且逐渐相信智力是可塑的。

   其次,家长关于失败的信念更容易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如果家长本身认为失败是对人的能力的一种削弱,并对孩子的失败感到焦虑,那么孩子很容易从家长的言语和反应中感受到这种情绪,他很可能会觉得“我在这类事情上的失败是难以改变的,所以爸爸妈妈才会这么焦虑”。相反,如果家长相信失败是一种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提升性体验,不那么担忧当前的失败产生的影响,那么就能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传递“我能通过学习来发展能力”的信念。


2.用恰当的言语反馈,引导孩子的思维模式

   当孩子成功时,针对个人的智力或结果,笼统的表扬(比如“"你做对了,真聪明,你是个能干的宝宝”),可能会促使孩子想方设法来证明自己确实“看起来是聪明的〞。孩子很可能会因此拒绝那些有失败的风险却有着宝贵价值的学习机会。这种表扬也会让孩子产生“智力是不可改变的稳定特质,所以爸爸妈妈能清楚地知道我聪不聪明”的错觉,进而造成孩子面对挫折时的不适应、无助和脆弱。相反,针对过程或付出,具体的表扬(比如“我看到你试了很多不一样的方法,我觉得你愿意努力去完成件事是很棒的”),则可能会引导孩子关注自己做事的过程,以及努力所带来的进步的可能性,并引导孩子把偶尔的糟糕表现解释为努力上的暂时不足,而不是泛化为智力上的缺陷,从此在面对挫折时会更有韧性,进而发展出成长型思维。

   而当孩子失败时,针对个人的智力或结果,笼统的批评(比如“你做错了,怎么这都不会,我对你很失望”),要比针对过程或行为、具体的批评(比如“你在做事之前没有仔细思考和计划,像你现在这样做不是个好办法”),更多地引起孩子的固定型思维。此外,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而安慰孩子(比如告诉孩子“没关系,你别的事做得很好”)也会造成不利影响,这种被称为“积极缓冲”的策略容易让孩子在某些领域上形成固定型思维,应变能力变差。


3.用良好的教养实践,塑造儿童的思维模式

   家长的教养实践中,有两方面与孩子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第一是家长在孩子面临学习困难的情境中,与孩子互动时表现出积极或消极的情感。比如,当孩子做错事情或表现出无助时,是保持冷静、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还是对孩子进行责怪、提高自己的嗓音来表达恼怒。互动中的积极情感有助于孩子保持自我效能感,而消极情感则容易让孩子把当前的困难视为能力不足、难以改变的依据。第二是家长平常参与孩子的活动时表现出的自主性支持与控制。自主性支持(包括允许孩子自己探索环境、发起行动、解決问题等)要比控制(包括通过命令、指示、威胁、冷漠等方式对孩子施加影响,试图使孩子按照家长的想法来行动)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因为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能够很好地营造自己的生活并发展自己的能力。


(文字:尹 伊  审核:鲍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