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个人的意义或者说是自己的理解。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的知识经验相异,对所接受到的信息的解释就不同。
作为一个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考上大学,其能力评定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成绩。这样一来,长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虽然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在解决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却对教师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严重缺乏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一旦遇到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及新情境就束手无策。关于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皮亚杰十分重视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他把学习者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变量”,反对传统观点把学习者看成是一个“依赖的变量”。
大学阶段学习最典型的特点就是从依赖性到自主性的转变,大学生要积极适应这样一种转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当代社会建构主义者皮亚杰和维果斯基都认为,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实践经验,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所以学习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又包含对原来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学习总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识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如果说,在进入大学以前,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指导与安排,而跨入大学校园则意味着将逐步离开老师的庇护,转由学生承担更多的自我管理任务,逐渐成为一个自我控制的学习者,从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建构者。大学生应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在注重吸纳新知识的同时,尽量使原有知识储备条理化、结构化、组织化、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建构知识,而非简单地存储知识,从而充分体现主体自身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那些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大学生才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同时又具有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质疑与批判的能力。
(文字:李新月 审核:鲍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