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在京举行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3月1日至3月12日,宣讲团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主题,分赴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甘肃、新疆等12个省份开展巡回报告。
教育部在京举行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宣讲团成员由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领域的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等优秀教师代表共25人组成。在首场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黄建平,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瑞清,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粉霞,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范徽丽,湖北省武汉市盲童学校教师、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张龙,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全国最美教师肖向荣等6位宣讲团成员作教育家精神宣讲报告。教育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单位负责同志,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负责同志及师生代表共计800余人参加首场报告会。
通过教育家精神2024年的巡回宣讲活动,三论弘扬教育家精神,引领激发广大教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寻找文化信仰的力量
——一论弘扬教育家精神
弘扬教育家精神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烈讨论和关注的事情。从重要性来说,它是在教育领域理论创新并实现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关键路径之一,是“两个结合”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无数熠熠生辉的关于教育的智慧,而教育家精神就依存于这丰厚的文化土壤。通过弘扬教育家精神,富饶的教育文化会被重新“看见”。在温故和注视下,它会在新时代“苏醒”。我们在今天高举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旗帜,就是打开了一座文化的宝藏,一扇通向辉煌文化传统的窗子。
弘扬教育家精神,对广大教师而言,是一种文化认同,并在认同中找到作为中国教师的精神归宿。在传统文化图景中,教师的形象是“高原上的背影”。从孔子万世师表的光辉典范,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经典论述,历史上那些遥远的师者,对广大教师而言,是一种无声的召唤和精神上温暖的慰藉。
弘扬教育家精神,广大教师将强烈地感受到建设教育强国的文化使命感。我们会发现,那些传统的教育智慧具有经典性,在当代仍然能够迸发出不竭的生命活力。这些绵延不断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碰撞,与现实结合,将激发广大教师深沉的文化自信和对时代的责任感,这将是他们为中国式现代化而奋斗的动力源泉。
撬动教育强国建设的精神“支点”
——二论弘扬教育家精神
弘扬教育家精神,犹如点亮时代的明灯,深沉地闪耀着价值之光。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这是我们的时代共识。这一共识要得到扎实落实,弘扬教育家精神就是一个撬动的“支点”。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教师的高标准历来是一种传统。但在面对“两个大局”和各种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必然有时代的新标准。因此,现在教育工作最迫切的现实目标之一,就是整体性地抬高教师队伍素养的台基。
这是铸造高尚师德的必由之路。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而教育家精神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最高标准。以“最高标准”完成广大教师在新时代的师德养成,让他们看得更好、教得更好,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这是推动广大教师精神觉醒之路。教育家精神对广大教师而言,是高扬的旗帜。以共同的价值追求为导向,指引前进的方向。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无法一蹴而就。在教育事业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精神引领和价值支撑为核心,不断强化教育事业的内在动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而弘扬教育家精神,就是在鼓舞广大教师在充足的内生动力下实现自我精进、自我完善,从而能够适应教育强国建设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
营造社会生态的重要“精神源泉”
——三论弘扬教育家精神
弘扬教育家精神,如同播撒文化的种子,对社会生态具有深远的影响。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关乎教育的繁荣,也关乎全社会福祉的增进。高扬教育家精神,构建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生态,如同为教师队伍的长久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为社会文明素养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要让全社会感受到教师群体的高标准、严要求,并回报以崇高的敬意。这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了新的期待,我们要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关心关爱教师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教育家精神犹如明灯,指引教师改变师生的精神品格,点燃精神传承的“星星之火”,引发文明素养培育的“链式反应”。我们相信,教师队伍素养的整体提升将对国民素养产生重要的辐射效应。教师是文化思想的传播者,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推动者。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反过来推动国民素养的提升,这是一种良性互动和“反哺”。整个社会文明素养和文化生态必将在教育家精神的浸润之下,得到改善和激活。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