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拓展】巧用“社交故事”帮助自闭症儿童

发布者:教师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4-06-24浏览次数:10

一、 社交故事法的含义

社交故事法由格雷(Carol Gary)于1991年提出,遵循一定社会故事准则的前提下,利用社交故事使孤独症儿童了解特定社会情境中社交沟通的线索,帮助他们理解社交行为并作出适当的行为反应,以满足社会及他人的期望,从而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 社交故事法的应用目标

1.说明人与环境互动的情况及适当的行为。

2.解释特定的目标行为。

3.训练儿童开展新的活动。

4.表现社会期待的行为,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改善儿童的社会生活质量。


三 、社交故事的编写

社交故事的编写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或主题,比如“当我想和朋友玩时,我应该怎么做?”等。 其次编写必须用第一视角语言,常见句式为“我应该......”“我可以.......”,所用的图片和词汇需要是孩子能够理解的,并且采用积极正面的词汇,避免可能引起不安的字眼 此外,家长还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灵活使用图片、文字、录音机等进行故事的编写,以更好地引起孩子的兴趣。

社交故事的编写虽然不需要太多的文字,但在句型上有一定的要求。在一个故事里面必须包括描述句、指示句、观点句和肯定句四种类型,具体区别如下:

·描述句:陈述基本情况,不包含个人观点,如“休息的时候,小朋友们会排队去洗手间”。

·指示句:指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反应。这里需要小心斟酌文字的使用,多用“我试试”“我可以试试”等句式,如“小朋友排着队,一个接一个进入洗手间,我也应该排队”。

·观点句:描述他人内心状况,包括感受、身体状况、想法等,如“大家排好队,小朋友和老师都会觉得舒服”。

·肯定句:一般放在故事最后,增强前面句子的意义,表达社会共同认可的意见或价值,如“我排好队之后,人人都说我乖”。

总体话术模式为:点明故事背景(描述句)→说明该怎么做(指示句)→这样做了之后会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观点句)→这样做了之后自己有哪些收获,肯定行为的正确性(肯定句)。




、社交故事示例

背景:小明最近进入幼儿园,认识了一些他特别喜欢的小朋友,他很想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一进幼儿园,他就会特别兴奋地去找那几位小朋友,并且出手打他们。小朋友们都很害怕,纷纷躲着小明,老师也感到很困扰,怎么说小明都不听,继续打人。

分析:小明不懂得如何与小朋友们打招呼一起玩。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社交故事让小明知道,当看到朋友时,应该如何恰当地交往。

构思故事:通过简单的语言(小明能听懂的),配以图画(小明喜欢看真人照片),以主题《当我想和朋友一起玩,我可以怎么做?》展开故事。


(以上示例选自博主“星儿守望者”《自闭症家庭干预》一文)


五、故事法干预的操作步骤

步骤1:确定目标行为与技能

通过专业治疗师、老师、家长等相关人员对患者实时观察和评价,了解儿童主要的社会行为障碍及情境,按照不适当社会行为的严重程度、影响社会适应的程度、预期的干扰效果,与其他行为改变的关联性等,从中选出目标行为。

步骤2:评定社会行为障碍的发生原因和目标行为的基线水平

这一阶段要找出造成儿童社会能力障碍或不适当行为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详细了解目标行为在什么情境下和什么人之间会发生、及目标发生行为发生的过程,进而分析和理解患者的行为。同时,要在一定时期内详细记录目标行为发生的次数和频率,建立行为的基线。

步骤3:编写社交故事

按照社会故事编写原则和内容要求,根据患者的目标行为和理解能力(如识字量)编写个别化的社会故事。

步骤4:实施社交故事干预

社会故事干预应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表进行,最初至少一天一次,待产生效果后,可逐渐减少一些提示内容,或调整时间表。故事的阅读最好安排在事件发生前几分钟,使儿童可以及时练习故事中提示的内容,并获得反馈。阅读时通常由治疗师示范后,由患者自己阅读,但对阅读能力较差的患者可提供必要协助。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字:刘欣  审核:鲍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