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想回到过去的时刻,去避免一个伤害,去弥补一个错误,亦或是想对当时的自己说……让时光倒流,重写自己的剧本,或许面向特殊儿童可以尝试这样的一个疗愈方法:心理剧疗法——用虚构的表演疗愈现实的“暗伤”。
心理剧(Psychodrama)是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把内心活动、心理障碍和未实现的愿望表演出来,从而达到了解自己(自我认识、意识化)、释放情绪、“愿望实现”的目的。所以,心理剧的最基本的技术就是“表演”。表演意味着要离开当下,进入某种状态,甚至变成另一个人,把当时状态下的内心活动激发出来,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表现出来。
一、起源
心理剧疗法也叫社会剧疗法,起源于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于1921年在维也纳创办的“自发性剧院”,他将这种形式运用于精神治疗过程中。1936年,莫雷诺和同事在纽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剧院,又成立了“美国团体心理治疗和心理剧协会”,还召开了国际心理剧会议。如今,心理剧作为一种团体心理咨询形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
二、心理剧疗法的构成要素
心理剧必须具备五项基本要素: 导演、主角、舞台、辅角与观众。
导演:导演是治疗师和引导者,不仅要具有心理咨询师的洞察力、坦诚、耐心等特质,还需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来帮助主角感受内心世界,将情绪带到现场。
主角:主角是心理剧演出的主人公,其它所有的元素都随着主角的节奏进入。因此,主角必须把握主动权,兼有一种敢于揭示自我内心世界的勇气和欲望。
舞台:莫雷诺说过: “有舞台就够了!”心理剧的舞台可以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感受交织在一起。
辅角:辅角是在舞台上除了主角之外的其他人。其功能是铺垫主角的现实感,让主角在他所创造的场景中去体验和厘清思绪。
观众:观众是指在一场心理剧中不承担角色任务的所有成员。在心理剧中,观众可以与主角对话,分享他们的想法,让主角感知到他并不孤单。观众对主角的陪伴,理解和支持,是主角改变的力量来源。
三、心理剧疗法的基本原理
角色理论和社会活动心理测量是心理剧疗法的内核所在。
通过扮演角色和脱离角色,这种分离的过程能让他们改变他们以前对事态的看法,重新看待人和事。所以,角色理论具有提高个体思维灵活度和健全心理结构的作用。
而社会活动心理测量则是通过一人饰多角的方式,不断换位思考,换位审视,来提供一个观察个体在当下和别人交往的方式的方法。心理剧的表演让个体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多有意义的场景和波折,这能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能量,加强相互的关心和合作。
四、心理剧疗法的作用
心理剧疗法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分享、支持与创造一个能掌控的环境,让参加者扮演某一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一步步呈现在舞台上,从而得以表现、宣泄情绪,释放心理压力和自卑感,提高当事人适应环境和克服苦难的能力。
相比传统被动的心理咨询,心理剧:
·以有趣的艺术表现形式践行着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生动的角色扮演,激发出人的真实情绪和行为反应。
·以独特视角审视心理治疗,探究身心整合的可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字:刘欣 审核:鲍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