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6-16岁城市儿童青少年的强迫症时点发病率约为1.3%,也就是说,在一所学校每2~3个班级中就可能会有一名儿童青少年正在被强迫症状所困扰。由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发作的强迫症状容易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正常仪式行为相混淆,加之儿童青少年对症状的觉察能力有限,儿童强迫症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间隔时间超过两年。未接受治疗的时间越长,长期预后往往越差,且儿童青少年时期患上强迫症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发育障碍,因此,及时的强迫症状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
成长过程中,人人都可能体验过“强迫症”
当你去观察一名两岁左右的婴儿,你往往会发现幼儿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吃饭、洗澡和睡觉的仪式,如果你打乱幼儿的仪式,幼儿会崩溃大哭;
等到3-5岁时,你会发现幼儿在玩游戏时经常重复同样的活动(比如把一个玩具拆掉又拼好无数次),如果你打断他,幼儿便会表现得非常烦躁;
再长大一点,5-6岁时,你会发现幼儿对游戏中的规则非常敏感,如果游戏规则改变,幼儿可能会感到不安;
到了6-11 岁,幼儿可能会有一些迷信行为,他相信这样做能防止坏事发生;除此之外,幼儿还可能会对收藏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这些执念和行为都是儿童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对大多数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想法和行为会逐渐减少。
如果一名儿童青少年在年龄增长时类似的情况不减反增,且表现出了相比同龄人更戏剧化、更复杂的仪式行为,或是在仪式和规则被破坏时表现出了更加明显的焦虑不安、难以转移注意力的情况,这可能意味着这些执念和行为已经脱离正常的范畴,成为影响生活的强迫症状。
当一个让人害怕的念头浮现时,一些人会尝试直接命令它走开,但这通常没有用,我们越是告诉自己“不要想了!”那些讨厌的念头出现的频率反而会越频繁。
这种现象叫做“白熊效应”——当你想让一个人反复想到一只白熊时,比起对他说“请你想象一只白熊”更有用的方法,就是告诉他“不要想象一只白熊”。
另一些人可能会发现自己由于做了某些动作之后而感到焦虑减轻,便认为这些行为是有帮助的。事实上这些行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让他们焦虑的念头,反而让他更加相信这些念头是可怕的、有威胁的,因此,当这些可怕的想法再次出现时,他就会觉得有必要再次重复这些行为。让人担忧的念头和缓解担忧的行为就这样组成了一个强迫症状循环。
人人都有“强迫症”,还有必要在乎它吗?
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是“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是不受控制地反复持续出现的想法、冲动或画面,而强迫行为是为了缓解(通常是因强迫思维引起的)焦虑和痛苦而反复进行的仪式或行为。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强迫思维有:
·担心自己、家人、朋友或宠物发生不好的事情,比如生病或发生意外;
·担心碰到不干净的东西或被污染;
·伤害他人的想法;
· 怀疑自己忘记了重要的事情;
·如果不把一件事做到没有丝毫差错(比如把东西按照某种规律排得整整齐齐)就会感觉不舒服或不安;
·关于性的令人不安的想法或画面;
·关于宗教或迷信的令人不安的想法;
·对不吉利的词语或数字产生不安的想法;
……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强迫行为有:
·反复清洁;
·反复检查(文字、门锁、开关等);
·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
·反复在心中默数或默念;
·重复一个或一系列固定动作;
·反复进行的迷信行为;
……
这些想法和行为几乎人人都有,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并不造成困扰,只有当这些想法和行为开始不受控制地反复出现,耗费大量时间,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周以上,且对本人或他人的生活造成明显的影响,或者造成明显的主观痛苦时,我们才会以强迫症状来称呼它们。
与成年强迫症的表现有所不同的是,年龄较小的儿童强迫症患者很可能无法清晰地感知和描述强迫思维,而是体验到模糊的担忧和害怕,这些儿童强迫症患者的症状表现往往以强迫行为为主,且强迫行为被打断时不会有强烈的焦虑或痛苦,只是会感到烦躁。
这并不代表他们的症状很轻、不用过多理会,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状的发展没有统一的轨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减轻或加重都有可能发生,研究表明在青春期表现出较多亚临床强迫症状的个体未来患强迫症的可能性更高;且超过半数的成年强迫症患者在童年期就表现出了亚临床强迫症状。
在发现儿童青少年有超出同龄人水平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时及时干预,不仅能够提升儿童青少年当下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预防成年后可能的强迫症发作。
儿童青少年得了强迫症,是谁的错?
目前并没有人能对强迫症的病因下定论,现有研究倾向于强迫症是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强迫症并不是一种选择——不是儿童青少年有意为之,也不是因为他们或者家长做错了什么,任何人都有可能受到强迫症状的影响,这并不意味着有人一定要因此受到指责。
许多家长担心,如果孩子总是冒出“我可能会伤害他人”的担忧或者有关于性的一些糟糕的想法,可能说明他们内心深处真的想那么做,意味着他们真的是个坏孩子,很多儿童青少年也正是因为担心这一点而不愿求助,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和孩子的品质并没有关联,通常还和他们的真实情况恰恰相反。
一些人可能认为,“如果我们不知道孩子出现强迫症状的原因,就没办法改善它”。事实上,了解病因可能会对改善强迫症有所帮助,但这并不是采取有效干预的必要条件,在当前强迫症病因不明的情况下,临床工作者们依然发展出了一系列有效治疗和干预强迫症的手段。
面对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我们能做些什么?
目前,临床用于评估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工具是儿童版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CY-BOCS),这是一份需要临床治疗师通过访谈儿童来完成评估的他评量表,适用于测量8-17岁儿童青少年的强迫症状严重程度。强迫症的评估和诊断离不开临床医生的专业判断,个体自行评估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一线治疗方案是: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药物治疗以及结合暴露与反应预防(ERP)的CBT心理治疗。轻度的强迫症状可能仅通过心理治疗就得到有效改善,而中度及以上的强迫症状往往需要结合药物与心理治疗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让人担忧的念头就像乌云,每个人的世界都出现过这样的乌云,大部分时候,乌云只是悠悠飘过,短暂地遮住阳光,随后便不留痕迹地离开。强迫症患者的内心世界里只是有比别人更多的乌云,它们越积越厚,迟迟不能散去。
的确,这些担忧可能会成真,乌云会带来一场雨,但是雨过天晴之时,万物会更加茁壮地向阳生长。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字:刘 欣 审核:鲍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