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师教育学院召开“拥抱AI,变革教学”AI赋能教学教研会。会议由院长助理席海燕主持,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
席老师结合数字化转型背景,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内容的重塑、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科研能力提升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她指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帮助教师摆脱繁重的重复性和机械性工作,使教师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发展;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技术途径,助力学生处处可学、时时可学。因此,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教育理念必须发生转变,教师的角色应从擅长教学转变为擅长支持学生学习,真正实现支持学生主动学习与学会学习。席老师还以“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设计为例,详细说明了如何在寒假期间对该课程进行重新设计,使deepseek、秘塔AI、WPS灵犀、知网研学AI、Findin等人工智能成为学生的“智慧伙伴”,支持学生从选题、文献管理到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的拆解以及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学习,最后,教师们就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课堂教学进行了1.0版本的探讨,并共同商讨了人工智能赋能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此次会议标志着教师教育学院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领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技术应用研究,推动课程设计的创新,为学前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贡献更多的“智慧方案”。
(图/文:陈林 席海燕 审核:席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