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童食萌护 调研行动

发布者:教师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5-08-14浏览次数: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饮食结构已日益丰富,但幼儿营养不均衡、零食依赖、地域差异显著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这支由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以调研+科普双线并行的方式,深入不同地区,通过问卷调查、家长访谈等形式,探索幼儿饮食现状,并推广科学喂养理念,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学前教育专业的志愿者们带着问卷、科普手册和满满的爱心,走进社区、托幼机构和暑期夏令营,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幼儿饮食情况跨地域文化调查与科学喂养建议推广。他们用脚步丈量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差异,用专业知识为家长提供科学喂养建议,用青春热情守护孩子们的舌尖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实践故事!

一、走进社区,倾听家长的声音

(1)问卷调查:发现幼儿饮食的地域密码


 

团队走访了多个城市的社区、托幼机构和暑期夏令营,向家长发放问卷,重点调研:

①幼儿日常饮食结构(主食、蔬菜、蛋白质摄入情况)  

②零食与饮料消费习惯

③家长对科学喂养的认知程度

④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差异

调研发现:  

  • 北方地区:面食为主,但部分家庭蔬菜摄入不足  

  • 南方地区:米饭搭配丰富,但部分孩子偏爱甜食  

  • 城市家庭:零食消费较高,部分家长依赖外卖  

  • 农村家庭:食材新鲜,但营养搭配意识较弱

  

(2)家长访谈:倾听真实需求

 除了问卷,团队还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喂养孩子时的困惑:

  • “孩子挑食怎么办?”

  • “怎么控制零食摄入?”

  • “如何平衡传统饮食和现代营养学?”

    一位来自苏州的家长说:我们这边爱吃甜,但孩子不能吃太多糖,又怕营养单一,很纠结。这些真实的反馈,让团队成员更加明确了科普的方向。


 

 二、实践成果:用数据说话,用行动改变

    经过一个暑期的努力,团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收集有效问卷50+份,覆盖3个省份  

    访谈家长50+位,总结出地域化喂养建议,帮助家长因地制宜调整饮食。

    更让人欣慰的是,许多家长反馈:以前总觉得孩子吃饱就行,现在更关注营养搭配了!

 

、实践感悟:学前教育人的责任与成长

    这次实践,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中国幼儿饮食现状,更让他们对学前教育专业有了新的认识:饮食健康是幼儿成长的基础,我们未来作为幼师,责任重大。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如何科学搭配。和家长沟通时,要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传递知识,而不是照搬课本。

    正如老师所说:学前教育不仅是教孩子,也要影响家庭和社会。

 

四、未来展望:让健康饮食理念走得更远

 


    暑期实践虽已结束,但团队的行动不会停止。他们计划将饮食科普实践与幼儿园见习相结合,走近幼儿园,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向幼儿、家长科普更多饮食健康的知识!

(图:陈家馨  文:王好  审核:彭珊)